离婚后股票权益分割范围的界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在婚姻期间有些人买了股票且有了一定的收益,如果两个人的婚姻发生了问题,股票权益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夫妻财产分配的种类之一。而在这时候很多人对于股票权益分割的范围也会特别的好奇。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引言
根据《民法典》的生效和《婚姻法》解释的变更,离婚后股票权益的分割范围需要重新界定。本文将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角度,对离婚后股票权益的分割范围进行探讨。
现行法律规定
在《民法典》生效前,《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规定了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的认定。根据该规定,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一规定体现了财产认定原则的共通性,即财产本身的性质不因婚姻关系的存废而改变。具体而言,原属个人财产的收益不因婚姻关系的缔结而转化为共同财产,原属共同财产的收益也不应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转化为个人财产。此外,不论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在婚内产生的投资与经营收益都应当作为共同财产,而在婚外产生的投资经营性收益则不应作为共同财产。
自然增值的界定
自然增值是指财产所有人拥有的财产因外部因素而出现的价值增长,而所有人并未对该财产进行价值再生产的过程。例如,商业中心地段的不动产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大幅升值,但所有人并未对该种升值付出主观努力。根据以上界定,自然增值应被视为财产所有人的个人财产。
股票权益分割与诉讼时效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1条的规定,当事人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然而,《婚姻法》解释(三)第18条并未明确规定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因此,无论是离婚时因疏忽而漏分共同财产,还是离婚时双方自愿约定在离婚后维持共同财产状态的情况,如果在离婚后请求分割财产,都应视为行使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由于该请求权具有物权请求权的属性,因此不受时效限制,以免损害某一方共有人的利益。
结论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离婚后股票权益的分割范围应当遵循财产认定原则。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然而,自然增值应被视为财产所有人的个人财产。在诉讼时效方面,离婚后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但对于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并未明确规定。因此,在离婚后请求分割财产时,该请求权应被视为行使共有物分割请求权,不受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