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2-0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的规定,现行离婚案件中存在经济纠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的规定,离婚财产分配的具体分配办法如下:
(1) 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 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获得预售房屋的产权而且完全支付了房款,婚后才实际取得该房的所有权。
(3) 婚前财产的孳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孳息和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
(4) 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财产。如一方婚前的个人积蓄婚后购买的有形财产,股权转为了货币,这只是原有的财产价值形态发生了改变,其价值取得始于婚前,应当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前的个人财产在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的,离婚时,不能要求以共同财产或要求另一方以其个人财产进行抵偿。而对于用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从事投资、经营、或者婚前投资婚后获得分红,则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的规定,财产分割合同可以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反悔的情形包括欺诈和胁迫。
(1) 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名下的存款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主张为个人财产的一方应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2) 分割银行存款的关键问题在于固定存款,因为银行存款易于转移。因此,在起诉离婚时,首先要进行诉前财产保全,以确保财产的固定,从而保全证据。
(3) 提醒:如果夫妻双方拥有产业,请勿为了逃避税务而将收入存入其他亲属或朋友名下。如果非要这样做,一定要保留书面证明材料,以备将来解决夫妻财产问题时使用。
根据司法解释(二)第十二条的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已经明确但在离婚之后实际取得的知识产权的财产性收益为夫妻共同所有。根据这一标准,判断该部分收益归属的关键是确认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的明确时间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
(1) 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的明确时间在婚前的,即使收益实际取得在婚后,该收益仍为个人婚前财产。
(2) 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的明确时间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则无论收益的实际取得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在离婚之后,该收益均为夫妻共同所有。
(3) 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的明确时间在离婚后的,该收益为个人财产。
(1) 当事人以个人财产投资于公司或企业,若基于该投资所享有的收益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则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该收益应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2) 当事人将属于个人所有的房屋出租,由于房屋是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管理的重要生活资料,包括维护、修缮,所取得的租金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但如果房屋所有人能提供证据证明只有一方进行了房屋的经营管理,则婚姻存续期间的租金收益应归房产所有人个人所有。
(3) 当事人以个人财产购买债券所得的利息,或用于储蓄产生的利息,应归个人所有,因为这些利息是债券或储蓄本金所必然产生的孳息,与投资收益具有风险性的物质不同。
(4) 当事人以个人财产购买的房产、股票、债券、基金、黄金或古董等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市场行情变化抛售后产生的增值部分,仍应归个人所有,因为这些财产本身仅是个人财产的形态变化,增值是基于原物交换价值的上升所致。
以上是离婚财产分配的具体分配办法,其中关键是确认“以个人财产投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