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5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取保候审措施。根据程序,取保候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主动采用取保候审;另一种是根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的申请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决定采用取保候审措施。
可以看出,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手中。一旦决定采用取保候审措施,办案人员将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核,由领导签发。然后,承办人员将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保证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告知他们应当遵守的规定和承担的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并要求他们出具保证书并签名或盖章。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书后,应在7天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如果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需要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