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肇事能否办理取保候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法律知识

醉酒驾驶肇事能否办理取保候审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6

 
394959
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属于犯罪的行为,对公共安全构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醉酒驾驶机动车也非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对醉驾者可以采取强制措施,那么醉酒驾驶肇事能不能办取保候审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肇事的,能否办理取保候审,取决于肇事的严重程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办理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酒后驾车的危害

由于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需要在0.75秒内做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以确保交通安全。饮酒后,酒精会对人的中枢神经产生麻醉抑制作用,从而产生以下不安全因素:

一、触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能力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三、视觉障碍

饮酒后会导致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力下降,因此无法正确发现和理解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指示。此外,饮酒后视野会显著缩小,视像模糊,驾驶者只会注视前方目标,很难发现位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

四、疲劳

饮酒后容易感到疲劳,表现为驾驶不规律,行车路线呈蛇形,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行为。

酒后驾车的司机还存在以下四种心态:

一、自恃酒量好、车技高,认为酒后开车没有问题;

二、晚上交警执勤较少,可以逃避检查和处罚;

三、应酬所迫,不仅要陪客人喝酒,还要礼貌地将客人送回住处;

四、虽然知道酒后驾车是不允许的,但认为没有其他回家的方式。

正因为存在以上心态,许多驾驶者总能找到借口酒后开车上路。

延伸阅读
  1. 民事庭审流程的详细步骤
  2. 酒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3. 危险驾驶罪被起诉了怎么处罚?
  4. 醉驾取保候审是否会面临刑罚?
  5. 醉驾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处理方式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强制猥亵罪的取保候审条件
  2. 得了肺结核判刑后会去坐牢吗
  3. 采取取保候审的法定机关及适用条件
  4.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5. 取保候审期间不上班是否算旷工?
  6. 刑事拘留与司法拘留的认定
  7. 取保候审翻供是否会导致拘留?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