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7
离婚协议的签署
2011年8月,王某与张某在民政局签署了一份自愿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规定,离婚的原因是女方王某的过错,双方商定女儿由张某抚养,夫妻名下财产归张某所有,双方无共同债权债务。协议书的内容由王某书写。离婚协议签署的当天晚上,张某和王某通过中介签订了购买某房屋的协议,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履行该购房协议。
诉讼请求
王某认为双方离婚是假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购买学区房。因此,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书中关于财产分割的部分,并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庭审和一审判决
在庭审中,张某辩称购房与离婚无关。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不支持王某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书的诉讼请求。王某对此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判决
经过中级人民法院的审理,最终判决不支持王某要求重新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请求。
案例分析
离婚协议的真实性
王某是否在被欺诈的情况下签署了离婚协议呢?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二审法院认为,根据王某的陈述,双方是因为购买二套房而办理假离婚。然而,如果是为了购房,应当仅处理房屋产权归属的问题,无需明确规定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归一方所有,因为双方如果复婚,根据该协议,将出现离婚时的夫妻共同财产成为复婚一方婚前财产的风险。
离婚协议的有效性
双方在民政局协议离婚过程中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内容都是王某本人书写的。王某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待婚姻及财产分割应当审慎用事。特别是协议中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归张某所有的规定,更是一种重要的民事处分行为。目前,王某无直接证据证明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处分不是真实意思表示,而是在受到张某欺诈、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因此,协议中涉及财产处分的条款仍然依法有效。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并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然而,人民法院在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