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5-06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34条规定,自行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无论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在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为自己进行自行辩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在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我国的指定辩护适用于审判阶段,被指定的辩护人只能是律师。指定辩护包括:
指定的辩护人应当是依法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能够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参加诉讼的人有以下几种:
但是,正在被执行刑罚或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其中包括在主刑执行完毕后,仍在被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控诉一方的指控进行的证明其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罪责的反驳和辩解。
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进行申辩活动的权利。这种辩护权的设立和行使,其任务和目的是为了反驳控诉,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论证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
辩护人的权利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