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婚姻的彩礼该归谁所有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26
在有的农村中,有可能还会存在着包办婚姻这种情况,这个是属于陋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建议自己报警处理,那么因为这种情况给的彩礼钱是不是属于对方的 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包办婚姻的彩礼归属问题
一、包办婚姻的定义
包办婚姻是指男女双方不基于自愿而由第三者(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原则,强迫他人结婚的行为。作为封建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特点,包办婚姻以门当户对、父母之言和媒妁之言为基础,而婚姻当事人往往缺乏感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以及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均被禁止。
二、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的区别
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联系,但也有区别。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违反婚姻自由原则,强迫他人结婚的行为。而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强迫他人结婚的行为。这里的第三者包括父母在内,而被迫结婚的一方则包括子女。可以看出,包办婚姻不一定是买卖婚姻,但买卖婚姻必定是强迫包办的。包办婚姻的构成要件是违背当事人意愿,强迫他们结婚;而买卖婚姻的构成要件除违背当事人意愿外,还需要存在索取大量财物的要件。至于抱童养媳、订小亲、换亲和转亲等陋俗,一般都具有包办婚姻或买卖婚姻的性质。
三、包办婚姻的法律规定
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行的婚姻法,一直保护婚姻自由。《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并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根据我国法定婚龄高于成年年龄(18周岁),当事人已具备行使婚姻自由权利的能力。各种形式的包办婚姻,包括娶童养媳、包办寡妇婚姻、转亲、换亲等,都是违法的,不具备法律效力。自主婚姻和包办婚姻的区别在于结婚是否出于当事人意愿。即使是父母代为订婚,但双方经过了解和建立感情后自愿结婚,也应被视为自主婚姻。对于包办他人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
四、包办婚姻彩礼的归属问题
由于包办婚姻是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属于包办买卖婚姻所得的财物,在离婚时原则上应当依法收缴,不会返还给当事人。然而,如果双方在给付彩礼后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给付彩礼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彩礼。参考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