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18
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 在起诉状的开头,需写明被告和原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
2. 在起诉状中,需明确诉讼请求,一般包括请求法院判决离婚、有关孩子的抚养问题和财产分割方面的请求;
3. 在起诉状中,需详细描述双方的事实与理由,概括双方何时结婚、何时生子,以及因何原因离婚等情况;
4. 在起诉状中,需注明具状人的姓名和日期。起诉状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口头起诉时,法院会做记录,需起诉人签字或盖章。
1. 带着起诉状2份和证据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2份,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或双方居住1年以上的住所地所在的法院起诉,到立案庭办理相关手续;
2. 立案庭将审查是否受理该离婚案件,并要求交纳诉讼费用,之后等待通知;
3. 法院受理了该离婚案件后,将在法定的时间内向对方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并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4. 在开庭时,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离婚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将发出民事调解书。如果不同意离婚或者调解不成功,将继续开庭;
5. 在开庭时,双方都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讼请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并对有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做出判决。一般情况下,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且被告不同意离婚的情况,法院会判决不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