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约定是婚内财产协议中无效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法律知识

哪些约定是婚内财产协议中无效的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0-24

 
38801
婚内财产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否则会因无法认定而不被法院承认。婚内财产协议只要是在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协商一致达成且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的都是有效的,但仍然有些约定是无用的。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婚内财产协议中无效的约定

1、财产归子女

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很多伴侣会约定一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以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尽管做了此类财产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然由父母掌控。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些赠与并未履行。因此,这类约定往往被认定为无效。

2、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

有些婚内财产协议约定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变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并未办理产权变更手续。这也是一种未完成的赠与行为。当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3、谁提离婚谁无财产

“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经常成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一种恩爱信诺,旨在使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提出离婚。然而,这类约定往往被认为限制了离婚自由权,因此被认定为无效。

婚内财产协议中的三类效力限制

1、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

抚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不能因任何事由而免除。有些婚内财产协议要求不愿要孩子的一方承担所有抚育费用。这类约定的效力并非完全无效。然而,当承诺全额承担抚育费的一方经济困难,无法独自承担抚育费用时,另一方显然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2、对第三者的债务由一方承担

婚姻生活中产生的债务通常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然而,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然而,这类约定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以要求夫妻俩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对夫妻间扶助义务免除

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意味着不承担家庭生活开支。对于家庭生活的开支,有些是无法预见的。如果协议上没有约定,双方显然应共同承担。此外,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并不能免除夫妻间的扶助义务。当一方患病等需要救治时,另一方应积极承担扶助责任。
延伸阅读
  1. 婚内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限制
  2. 不公证的婚内财产协议有效吗
  3. 什么情况下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无效呢
  4. 婚后财产协议约定无效时怎么处理
  5. 签订婚前协议和婚内财产约定哪些情形无效

结婚热门知识

  1. 中国古代亲属通婚的法律规定
  2. 单方面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
  3. 免除子女抚养义务
  4. 婚前赠与的法律效力问题
  5. 网友咨询:净身出户了还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吗?
  6. 中国人之间结婚的法律手续
  7. 中国同性婚姻法律现状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动产归夫妻一方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
  2. 现收收益与将来收益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
  3. 婚内财产公证合同范本
  4.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