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的含义及类型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0
效力待定合同不是当然无效的,需要经过相对人的追认或拒绝追认,才能最终确定是有效还是无效。那么效力待定合同都有哪些呢?都需要经过哪些相对人的追认才会有效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后,该合同才能生效。然而,对于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不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利撤销合同,撤销应以通知的方式进行。
2. 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产生效力,行为人需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利撤销合同,撤销应以通知的方式进行。
3. 无权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处分财产的人应当具有处分权,一般来说,任何人都不能处分属于他人的财产。然而,如果无权处分权人处分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权人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该合同才能生效,根据《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这种类型的效力待定合同是常见的。效力待定合同之所以不能及时生效,是因为行为人在能力或权利上存在一定的瑕疵,需要有权利的人追认。同时,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