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31
婚姻法中对婚龄的规定并非指强制结婚年龄或最佳结婚年龄,而是规定结婚的最低年龄。这一规定用于界定合法婚姻和非法婚姻之间的年龄限制。只有达到法定婚龄的人才能合法结婚,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法定婚龄并不妨碍男女根据自愿原则和个人情况来推迟结婚时间。为了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婚姻法也鼓励晚婚晚育。一些单位可能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婚龄要求代替法定婚龄,但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法律倡导晚婚,而不是强制晚婚,也不是说结婚越晚越好。
为了严格执行婚龄规定,《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如果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单位或他人干涉而无法获得所需证明文件,婚姻登记机关在查明符合婚姻法和相关法规的情况下,应予以登记并发放《结婚证》。”
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例如,考虑到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进行了变通规定。例如,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以及一些自治州和自治县将男性二十周岁、女性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而不适用于该地区的汉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