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协议的合法性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征地协议的合法性问题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05

 
379795
读者反映:

征地程序中的知情和表达意愿

根据相关规定,征地过程中必须确保农民知情并通过有效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征地包括征地报批前期工作和批后实施工作。在征地报批前期工作中,要求当地履行告知、确认、听证程序,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确认方案的相关内容。征地告知要落实到村组和农户,结合村务信息公开,采取广播、在村务公开栏和其他明显位置公告等方式,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告知征收土地方案,以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征收土地方案获得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公告、登记等征地批后实施工作。

听证程序的重要性

当被征地农民提出异议时,必须组织听证。根据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征地不仅要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还要征求被征地农民的意见。如果群众有异议并申请听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必须组织听证。对于农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必须妥善解决;对于不合理要求,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群众思想疏导工作,以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得强行征地。

征地管理中的严格监管

征地实践中,必须加强征地管理的监管。首先是前期审查,严格审核用地报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严格审查征地的程序、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等。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不得进行用地审查报批。其次是后期监管,建立健全征地批后实施反馈制度。用地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报送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国土资源部,以及时了解征地批后实施情况,加强监管,确保按照批准要求进行征地。

征地工作中的“五要”

在征地工作中,必须做到“五要”:让农民知情、让农民参与、让农民住有所居、让农民监督、让农民满意。

征地补偿问题

征地过程中必须进行补偿。实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各类建设征收农村集体土地都必须严格执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我省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

为防止拖欠征地补偿款,确保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到位,建立了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在市县组织用地报批时,根据征地规模与补偿标准,测算征地补偿费用,并由申请用地单位提前缴纳预存征地补偿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根据批准情况对预存的征地补偿款及时核算,多退少补。

多元安置的实施

征地安置中,应优先进行农业安置。在一些通过土地整治增加了耕地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机动地较多的农村地区,征地时应优先采取农业安置方式,将新增耕地或机动地安排给被征地农民,使其拥有一定面积的耕作土地,维持基本的生产条件和收入来源。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实施征地时,可采取留地安置方式。留用地应安排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并征为国有。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要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防止因留地安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留用地开发要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有关规定要求。

被征地农民应纳入社会保障,解决长远生计问题。各地应积极拓展社保资金渠道,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落实。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农保制度时,不得以新农保代替被征地农民原有的社会保障。对于拆迁农民的住房补偿,应给予合理补偿,并采取多元化安置方式,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

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可以采取迁建安置、货币补偿或实物补偿的方式,确保被拆迁农户能够选择合适的住房。

延伸阅读
  1. 土地征收补偿纠纷
  2. 农村征地协议书
  3. 征地协议的生效要件
  4. 区政府、县政府、乡政府,究竟谁才是合法的征收主体
  5. 易地搬迁征地补偿协议的注意事项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门面房承租人拆迁时如何最大化获取补偿
  2.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3. 投资建设协议
  4. 拆迁安置补偿的定义和原则
  5. 农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6.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7.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