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的夫妻,无需再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判决书和离婚证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可以作为离婚的证明。
然而,如果是一审判决离婚的情况下,需要等待双方不上诉后才能生效。因此,在一审判决双方均不上诉后,应前往法院获取判决生效的证明。
我国离婚的方式包括登记离婚、调解离婚和判决离婚。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4条的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申请离婚。夫妻双方需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在确认双方自愿并已妥善处理子女和财产问题后,会发给离婚证。
离婚调解是指以协助当事人正确处理离婚纠纷为目的进行的调解。调解内容可分为调和和调离两种形式。在实践中,一般以调和为主,调解应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通常情况下,在代理离婚案件中,律师会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采用调解。在诉前,律师会邀请对方或对方律师商议离婚事宜,通常选择在咖啡屋或茶馆进行调解。这些场所环境优雅,更容易促成双方交流。需要注意的是,调解时切忌单方到对方委托人住所,以免引发纠纷或误会。
判决离婚是指在人民法院调解无效,并且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难以恢复和好,又无法达成离婚协议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决双方离婚。通过判决形式准予离婚即为判决离婚。
登记离婚需要夫妻双方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离婚证发放后离婚才生效。而判决离婚在判决生效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无需再进行登记。
因此,只要拥有有效的离婚判决书,无需再办理离婚证,可以办理再婚手续。
无论在哪种程序和哪个阶段,法院调解的开始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开始;二是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院主动依职权开始调解。在这一阶段,审判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征求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的意见,说明调解的好处、要求和具体做法,并告知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用简明的方式通知当事人和证人出庭,为调解做好准备。
法院调解由审判人员主持进行。调解工作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名审判员主持,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由独任审判员主持。调解开始后,审判人员应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
调解的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二是因调解不成,未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对于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