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的适用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协议离婚法律知识

协议离婚的适用情形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3-18

 
372363

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并未明确规定适用的具体情形。然而,法律对不予受理协议离婚的情形做出了规定,具体如下:

1、一方要求离婚的情形

如果一方要求离婚,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将不被受理。

2、一方或者双方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

当一方或者双方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将不被受理。

3、双方要求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以及对财产、债务处理等未达成协议的情形

如果双方要求离婚,但在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以及对财产、债务处理等方面未达成协议,协议离婚将不被受理。

4、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情形

如果双方未曾办理过结婚登记,协议离婚将不被受理。

5、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1年内,男方提出离婚的情形

当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1年内,男方提出离婚时,协议离婚将不被受理。

6、非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管辖的情形

如果婚姻登记管理机关非该婚姻所在地的管辖范围内,协议离婚将不被受理。

协议离婚的办理程序

一般情况下,协议离婚必须办理离婚登记。具体的办理流程如下:

(一)申请离婚登记

1、办理机构

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必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在城市,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通常是街道办事处或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通常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2、准备材料

在申请离婚登记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户口证明
  2. 居民身份证
  3. 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
  4. 离婚协议书
  5. 结婚证

此外,还需要提供离婚证及存档所需的单人免冠照片,并按照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填写《离婚申请书》。

(二)审查核准

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在审查离婚申请时,需要核实以下内容:

  1. 离婚申请人是否是合法夫妻
  2. 离婚双方申请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 离婚是否确实出于双方自愿
  4. 对子女问题的处理是否妥当
  5. 对财产问题的处理是否妥当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当事人的离婚申请。对符合离婚条件的申请,在受理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并注销结婚证。

(三)登记发证

经过审查后,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离婚申请,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同时注销《结婚证》。从取得离婚证之日起,当事人的夫妻关系解除。对不符合婚姻法和《离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申请,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将不予登记。

延伸阅读
  1. 借他人名义领取结婚证的法律效果
  2. 协议离婚房产过户是否有时间限制?
  3. 离婚房产过户诉讼的受理时间
  4. 协议离婚能否放弃财产?
  5.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适用条件

离婚热门知识

  1. 单方面离婚的法律程序
  2. 精神出轨的法律定义
  3. 离婚协议的法律意义和注意事项
  4. 长期分居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5. 离婚证遗失是否影响再婚权利
  6. 适用特别规定的情形
  7.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生效条件
离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