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特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法律知识

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特征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5

 
369394
一些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后选择忍气吞声,不知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怎样才是家庭暴力,关于发生家庭暴力后怎么办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发生家庭暴力后怎么办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采取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对其家庭成员造成身体、精神等方面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包括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受害对象通常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与其他暴力行为相比,家庭暴力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特定的亲属身份关系

施暴者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特定的亲属身份关系,如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孙等。

2. 特定的暴力场所

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中,以家庭内为行为场所,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3. 侵害的客体集中于人身权利

家庭暴力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家庭成员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性自主权以及人格尊严等权利。

4. 主观上的故意性

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故意性;过失行为不构成家庭暴力。

5. 多种行为方式

家庭暴力表现为积极的行为,如殴打、伤害、捆绑、禁闭、强奸等暴力行为,或以暴力进行恐吓、威胁、逼迫。

应对家庭暴力的措施

修正后的婚姻法不仅明确禁止家庭暴力,还规定了一系列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1. 劝阻和调解

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和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2. 行政处罚

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求助,提出实施家庭暴力的请求,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 离婚

当夫妻一方实施家庭暴力,另一方请求离婚且调解无效时,应准予离婚。

4. 损害赔偿

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5. 刑事追究

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延伸阅读
  1. 性暴力是否属于家庭暴力
  2. 家庭暴力的认定情形
  3. 如何认定家庭暴力中的当防卫行为
  4. 冷暴力的表现和处理
  5. 没有结婚证的情况下采取暴力行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热门知识

  1. 丈夫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对妻子进行脖子掐压
  2. 民事责任
  3. 家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途径
  4. 家庭暴力离婚处理指南
  5. 家庭暴力的司法鉴定必要性
  6. 女孩中考前被杀害,家暴如何寻求救济
  7. 女子遭受家暴,是否可要求精神赔偿?
家庭暴力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