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定罪数额及追诉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法律知识

一、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定罪数额及追诉标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7

 
362577
对于财产类的犯罪,财物数额往往是定罪的关键。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没有达到定罪数额,只能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如果达到了定罪数额,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定罪数额为五千元。涉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情况包括: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故意毁坏财物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

目前,在办理故意毁坏财物案件时,对于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多种观点。不同的认定方式会对案件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错案。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犯罪数额的认定观点:

1. 犯罪数额=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所有费用总和

这种观点依据侵权责任法和民法通则。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9条和民法通则第117条的规定,损害他人财产应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方式计算,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然而,这种计算方式在故意毁坏财物罪中存在问题,因为犯罪数额主要体现为社会危害性的衡量,而恢复原状所需费用具有主观性和变动性。

2. 犯罪数额=财物损失价格-残值

这种观点强调了恢复和毁坏之间的区别,主要考虑了材料费的综合成新率与残值之差。然而,这种计算方式仅适用于被损害财物被更换为新商品的情况,并且仍然存在主观性和变动性的问题。此外,当恢复原状所需费用大于财物本身价值时,按照该公式计算不合理,也不利于犯罪嫌疑人。

3. 犯罪数额=原值-残值

这种认定方法认为被毁坏财物的犯罪数额应为原值减去残值。尽管这种方法未被司法实践和规范文件确认适用,但在理论和观念上没有争议。对于无残值的情况,犯罪数额的认定没有争议。对于有残值的情况,应将被毁坏财物的原值减去残值来确定犯罪数额。财物的原值和残值的认定并不难,只需考虑被毁坏部分的直接价值减损以及财物整体功能的下降或丧失。

延伸阅读
  1. 破坏耕地罪的追诉标准
  2. 民事赔偿案件的处理时长是多久?
  3.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律定义及解释
  4. 故意损坏他人车辆会判刑吗
  5. 改变林地用途立案标准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权力
  2. 是否应建立“无因回避”制度
  3.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4. 刑事案件辩护律师介入时间
  5. 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可以委托辩护
  6. 刑事犯罪二审辩护词怎么写
  7. 妨碍公务罪律师可以辩护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