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书和民事调解书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法律知识

民事判决书和民事调解书的区别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5-30

 
361245

1. 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的反映。而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

2. 体现的意志不同

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而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

3. 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

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当然二者之间还有其他的区别,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不同于诉讼外调解,它具有诉讼的性质,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应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一样,应当合乎相关的要求。

判决理由的特征和地位

1. 合法性和正当性

判决书中的判决理由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并体现正义和理性的特征。

2. 逻辑性

判决理由必须具有逻辑性,建立在给予所认定的事实,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重论理、说理,以达到说服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目标。

3. 实在性

判决理由必须基于事实和法律,并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得出,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是空洞的说教。

根据我国的学理解释,“判决的主文部分是民事判决的主要部分和核心内容”,因为这一部分是以“确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确定诉讼费用的负担”为其内容的。一般而言,判决的既判力一般只限于主文中的判断,而不及于判决理由。但是,由于判决主文的文字十分简洁,只有参考判决的事实和理由部分才能决定哪些事项具有判决力。

民事判决书的模式选择

关于民事判决书是否需要统一的模式,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笔者主张,我们尚处在学习、模仿的初级阶段,应采用德国模式来改造我国的民事判决书,即将我国现行民事判决书整体结构倒置,即将“事实、理由、结论”改为“结论、事实、理由。”

通过对大陆法系民事判决书结构的考证得知,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均采“结论、事实、理由”模式。德国历史上概念法学非常发达,法学家以及法官具有严谨的法律思辨能力和高超的法律推理能力。德国的民事判决书采取这种模式,与其法学之发达、法律推理之严密不无关联。而我国缺乏这样的法学理论背景,我们的法官长期没有受过这样的思维训练。

因此,采用德国裁判模式,对提高我国法官的法律思维和推理能力,增强裁判说理的充分与透彻,大有裨益。同时,这样调整也符合当事人的阅读习惯和企盼心理,符合案件从审理到判决的内在逻辑。民事判决书实为法官的论文,其论点就是判决结论。判决书内容就是要围绕主文从事实和法律来论证判决的合理性、正确性。一篇文章有论点,有论据,首尾呼应,才符合文章作法。实际上,采用“结论、事实、理由”的做法,实乃恢复我中华裁判文化传统。我国古代的历朝判词以及民国时期、直至延安时期的民事判决书均采此法。法国倒是采用“事实、理由、结论”传统模式,与我国现有模式相同。但法国民事判决书也和我国现行判决书同样简单,是否是一种巧合,抑或其中蕴涵某种规律性,值得深思。

延伸阅读
  1.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与离婚判决书相等
  2. 离婚判决书和调解书的区别
  3. 离婚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法律效力一样吗,两者有何区别
  4. 如何处理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
  5. 离婚调解书与判决书的区别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一、房改房遗产纠纷适用法律
  2. 继承权纠纷案件:两原告对舅舅处理财产的行为提起诉讼
  3. 赠与的法律条件
  4. 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的法律规定
  5. 遗嘱执行人与遗产管理人的区别
  6. 遗赠扶养协议的财产分配原则
  7. 不同类型的遗嘱及其具体形式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