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27
为了维护夫妻共同财产的安全性,防止一方恶意举债,应提出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承担举证责任。法院在审查债务形成的相关事实、性质、举债用途等因素时,应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在离婚后发现虚构的借条,法官可以根据事实、情理和相关证据进行审查,并决定不予确认。
通常情况下,法院对于一方当事人不认可的债务,通常不进行实质审理,而是建议债权人另案起诉。如果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对于这种“造假”行为,可以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如果另一方发现了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伪造债务的一方可能面临不分或少分财产的后果,甚至可能承担伪证罪的刑事责任。因此,只要注意诉讼权利与技巧,可以在诉讼中解决对方的“造假”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为了追求司法公正和维护法律权威,法官对于离婚案件中一方当事人提出的夫妻共同债务往往持审慎态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如记载款项进出的银行账户、存折等,即使该方出具了自己签字并由亲友保存的借据,并有亲友出庭作证,法院也经常以“证据不足,不予采信”作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