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错误判决和裁定的处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2-25
如何办理刑事案件
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在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存在错误时,必须将此情况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处理。
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
法律咨询: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
律师解答: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根据法律规定,对刑事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拘留、预审和逮捕,以便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同时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应当起诉案件,并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决定。
一、受理立案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情况,都应当接受,并在了解情况后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经过审查,对于需要给予行政处理而不需要刑事处罚的情况,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处理。对于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当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
二、破案、销案
破案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对于符合破案条件的案件,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刑事案件破案报告书》。
经侦查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撤销:
- 没有犯罪事实;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
-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 犯罪嫌疑人死亡;
- 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对于需要撤销的案件,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呈请撤销案件报告书》,并发出《撤销案件通知书》。
三、采用强制措施
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 拘传: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拘留:公安机关在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并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如果在拘留期满后认为需要逮捕,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四月。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 逮捕:公安机关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必须出示逮捕证,并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并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案情复杂,羁押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再延长两个月。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从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对于犯罪嫌疑人不提供真实姓名、住址或身份不明的情况,侦查羁押期限从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
常见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 杀人案: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未遂的;"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过失杀人的。
- 伤害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重伤的;过失伤害致人死亡、重伤的。
- 强奸案: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的。
- 拐卖妇女儿童案:拐卖妇女、儿童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以暴力胁迫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强行奸污的;限制被拐卖妇女、儿童人身自由的;收买又出卖的。
- 抢劫案: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 盗窃案:盗窃枪支弹药(含小口径步枪)、爆炸物品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累计数额较大以800元,数额巨大以8000元,数额特别巨大以40000元为起点。
- 诈骗案: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按照盗窃案立案标准)。
- 抢夺案: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按照盗窃案立案标准)。
- 敲诈勒索案: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按照盗窃案立案标准)。
- 故意毁坏财物案: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放火案、决水案、爆炸案、投毒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河流、水源、森林等或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过失犯罪的。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或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
对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如有需要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对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