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8-0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对于决定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不应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而根据该规定的第二十四条,当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时,应依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传唤被告人,并通知执行取保候审的机关。
根据上述规定,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开庭审理产生任何影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公诉案件后一个月内应宣判,最晚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如果是在一审中适用普通程序且为自诉案件(已取保候审),法院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还可以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一律为20日。其他情况下,应在一个月内审结,最晚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应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保证人应履行以下义务:
如果保证人未及时报告被保证人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对保证人可以处以罚款;如果构成犯罪,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遵守以下规定: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且已交纳保证金,则保证金将被没收。根据情况,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人或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甚至逮捕。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上述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应退还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结束,犯罪嫌疑人仍需遵守法律限制条件,直到接到警方的结案书为止。同时,法院受理开庭审理也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