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6-27
随着专利侵权案件的增加,损害赔偿问题已成为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损害赔偿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赢了官司输了钱”、 “损失大赔偿小”等现象,这将无法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也无法打击专利侵权行为。
为了妥善解决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全国人大在修订《专利法》时增加了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规定了几种损害赔偿的方式,这对于解决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专利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法定赔偿,这被认为是立法的不完善。为了弥补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有必要在《专利法》中规定法定赔偿。
法定赔偿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赔偿方式,可以弥补现行赔偿规定的不足。目前,《专利法》第60条规定了几种损害赔偿的方式,但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从理论上看,专利侵权与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有着相似性,因此,在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适用的法定赔偿方式可以运用于专利侵权审判。
从实践上看,在专利侵权案件中适用法定赔偿也是可行的。例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了侵权行为应赔偿的金额范围,这实际上相当于法定赔偿。此外,各级人民法院也在司法实践中积极推行法定赔偿方法。
在规定法定赔偿时,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和发展特点,不能主观臆断。
法定赔偿的赔偿数额幅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专利类型、侵权情况、技术含量、推广程度、预期利润、社会评价等。同时,损失赔偿和惩罚赔偿两者都需要考虑。
在具体案件中,应赋予权利人自由选择赔偿方式的权利,并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