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04

 
346607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如何确定呢?下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发生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上述文章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如何确定,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您有需要,建议咨询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发生公司分立纠纷如何处理
  2. 签租房合同被坑怎么办
  3. 股东代表诉讼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5. 买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起诉解决吗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
  2. 定金担保合同
  3. 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有效吗
  4. 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5. 代理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有异议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呢
  6. 签订担保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 股权转让风险及法律责任分析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购销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2. 工程欠款纠纷起诉状范本
  3. 保证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4. 借款(民事纠纷)合同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