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7-31
噪音污染是指人为产生的干扰性声音,对人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音是指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噪音污染不仅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还可能引发致癌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
1. 邻里、楼层之间的生活噪音
这类警情相对容易处理。民警会上门了解情况,并与当事人沟通,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生活作息时间不同导致的噪音,民警可以给予建议,如使用布包裹凳子腿、避免深夜回家穿皮鞋、尽量减少按喇叭等。
2. 装修装潢施工等引起的噪音扰民
民警上门了解情况后,如果施工在正常工作日进行,可以请报警人克服困难,等施工完成后问题就能解决。如果施工在休息时间进行,民警可请施工方调整施工时间,并告知报警人处理情况。同时,如果条件允许,施工单位可以采取简易隔音措施,减少噪音产生。
3. 动物类尤其是犬类夜间吠叫导致的噪音扰民
民警首先要找到动物的主人,告知情况,并要求其管理好动物,避免夜间打扰他人休息。如果是无人管理的动物,可以联系相关机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报警人。
4. 商场、商店等搞活动、搞营销等引发的噪音扰民
民警上门后可以告知店方扰民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及时联系报警人告知处理情况。同时,将该类警情告知社区民警,由社区民警与物业、居委会或相关部门合作解决矛盾和纠纷。
1. 尽可能避免噪声
在不影响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发声器具的音量和开关时间。特别是使用立体声音响时,音量应控制在70分贝以下,以避免对听力造成损伤。汽车司机不应随意按喇叭,避免到人声嘈杂的商业区和歌厅接受噪音。
2. 注意防止家用电器的噪声污染
在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噪声小、质量好的产品。尽量避免将多个家用电器放在同一房间,尤其是不要将冰箱放在卧室。同时,尽量避免多个家用电器同时使用。如果家用电器发生故障,要及时修理,因为带病工作的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远大于正常工作的声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污染的产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