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2-30
在订立签约项目代理合同之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资格和信用状况。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订立合同者最好亲自到对方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不要轻信电话、传真或亲友的言辞。
在订立合同时,务必确认对方的身份和资格,并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订立合同时切忌急于求成或因小恩小惠勉强签订,因为一旦合同不被代理人追认,合同的一切后果可能由经手人承担。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严格审查合同的实质和形式要件。实质要件包括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形式要件包括合同是否需要报批、公证、见证或出具确认书以及相关签章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在审查合同条款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条款:
在签订合同时,务必注意签字盖章与签约单位及其负责人(或授权人)是否相符。一字之差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此外,还需注意合同的订立时间以及订立后需要进行的辅助工作,如交付定金、合同报批等。
为减少代理风险,最好对合同进行公证或律师见证。公证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在对合同进行公证和见证时,通常要求合同当事人出具相关的证明文书,如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明、身份证、授权委托书等,进行第二次审查。通过这种方式,善意第三人可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来了解自身无法获悉的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平等原则指合同当事人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来订立合同。平等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愿原则指除法律强制性规定外,民事活动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具体包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合同订立的全过程中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善良风俗原则要求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精神和原则,符合社会上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准则。
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是紧密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上是签约项目代理合同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