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协议书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6
婚前签订的子抚养权协议书在离婚时有效吗?
案例分析
原告李某某(女)与被告夏某某(男)于2006年元月1日结婚,婚后生育一女。由于双方常为家庭生活琐事发生吵打,李某某于2007年10月16日提出离婚,但次日在亲友的劝说下表示不再提出离婚,并与夏某某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约定如下:如李某某再次提出离婚,其婚后所有共同财产均归夏某某所有,婚生女由夏某某抚养,李某某不得有任何异议。然而,由于双方关系未能改善,李某某于2008年9月15日向法院提出离婚,并要求抚养婚生女并按法律规定分割财产。夏某某同意离婚,但要求按照协议确定财产归属及婚生女的抚养权。
分歧意见
对于原、被告签订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是否有效,存在两种不同意见:1. 一种意见认为,原、被告签订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产物,因此应认定该协议有效。2.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共同财产,但该协议违背了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因此应认定该协议无效。
评析
本案中,双方在将来李某某是否提出离婚尚不确定的情况下,以假定的条件约定离婚后的财产权属及婚生女抚养权。这实际上是一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所附条件是否违背法律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如果附条件的民事行为违背法律规定,则该行为无效;反之,则有效。就本案而言,双方约定只要满足李某某再次提出离婚的条件,其婚后所有共同财产归夏某某所有,婚生女由夏某某抚养,李某某不得有任何异议。虽然在当事人订立该协议时表面上看似乎是出于双方自愿,但实质上却是通过限制财产和子女抚养权来干涉李某某的离婚自由。这违背了我国法律对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即禁止通过对他人人身或财产的限制来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因此,应认定本案原、被告签订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无效。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
子女抚养权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书写标准
子女抚养权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子女抚养权协议书是离婚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的协议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然而,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产物,不存在强迫、欺诈等违反自愿原则的情况。2. 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3. 协议书应当经过公证或由法院认可,以确保其法律效力。
子女抚养权协议书的书写标准
为了确保子女抚养权协议书的合法有效,以下是一些书写标准供参考:1. 协议书应明确双方离婚后对子女抚养权的约定,包括抚养费用、监护权、探视权等内容。2. 协议书应明确双方对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3. 协议书应明确双方对子女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方式。4. 协议书应明确双方对子女的监护人和抚养人的约定。5. 协议书应明确协议的生效日期和期限,并约定解除协议的条件和方式。总之,子女抚养权协议书在离婚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其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为了确保协议书的合法有效,双方应遵守法律规定,并在协议书中明确约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