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出租权的法律规定和相关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法律知识

著作出租权的法律规定和相关问题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10

 
337277

著作出租权的法律解析

著作出租权的定义和主体

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7款的规定,著作出租权是指著作权人允许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著作出租权的主体包括作者本人以及依法获得著作出租权的人,例如作者的继承人或通过合同转让获得出租权的人。

著作出租权的性质和客体

著作出租权是著作财产权的一种形式,其客体是作品本身而非作品的载体。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7款和第41条的规定,著作出租权仅限于电影作品、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和录音录像作品。关于出租权的客体,有人认为是作品的载体,即用于固定和传播作品的物体,例如图书和光盘等。这些物体属于所有权的范畴。

著作出租权的内容

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7款、第41条、第46条和第52条的规定,著作出租权的内容可以总结如下:1. 著作权人有权出租其作品的复制件。2. 著作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出租其作品的复制件,除非经著作权人同意,任何人都不得出租作品的复制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3. 著作权人有权从出租作品复制件的人那里获得一定的报酬。

著作出租权与物权的关系

作为作品复制件的合法购买者,出租者按照传统物权法理论的原则,有权使用和出租该复制件并收取报酬,他人无权干涉。著作出租权似乎对物权进行了限制,但实际上在现有民法理论中,为立法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赋予著作权人出租权是合理的。

著作出租权的法理基础

著作出租权赋予著作权人的原因是作品复制件是作品和载体的结合体,出租者出租作品复制件实质上是在出租附着于载体上的作品。作品享有人即著作权人因此享有禁止他人出租作品复制件的权利。首先,作品复制件是作品与载体的结合体,作为作品的表现形式,作品复制件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有体物,同时也是作品的载体。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空间上是无形的,无法被感知,只有附着于一定的载体上,才能被感知。没有载体,作品无法存在。载体离不开作品,离开作品,单一的载体不能构成作品复制件。其次,出租者出租作品复制件实质上是出租作品。作品复制件是作品和载体的结合体,出租者出租作品复制件时,并非仅仅出租载体,而是同时出租作品。出租人和承租人都是以租赁作品为目的,出租人出租作品复制件,承租人租赁该作品复制件以欣赏作品。再次,作品复制件的购买者无权对作品进行出租。购买作品复制件并不意味着购买了作品的著作权,未经作者许可,购买者无权对作品进行任何处分,包括出租作品。因此,作品复制件的购买者无权对作品复制件进行出租,著作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出租其作品复制件。
延伸阅读
  1. 注册商标属于知识产权吗
  2. 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构成犯罪吗
  3. 民法典规定侵犯知识产权如何处理
  4. 诉讼请求及风险提示
  5. 公租房查存款吗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委托合同
  4.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著作权解决方案

  1. 知识产权转让流程
  2.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3. 著作权保护期限
  4.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5. 著作权申请登记
  6. 著作权(版权)侵权纠纷
  7. 侵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导演聘用合同范本
  2. 网络版权许可合同范本
  3. 音乐作品许可使用协议范本
  4. 版权及编剧业务代理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