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2-28
民事起诉书是民事案件中原告为了维护其民事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追究被告民事责任的一种书状。民事起诉书是依法维护民事原告合法权益的重要诉讼文书。
民事起诉书的作用在于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通过起诉书清楚地记叙案件事实,明确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告知法院起诉的目的和请求,以便法院了解原告对案件的看法、意见和要求,进行审理和调解。民事起诉书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或调解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写好民事起诉书对法院正确处理案件是十分重要的。
民事起诉书的内容和结构由首部、正文、尾部和附项组成。
首部包括标题和当事人基本情况。标题文书上部正中写"民事起诉书"。在原告和被告栏目内,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和住址。如果原被告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还需写明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如果有委托代理人,需注明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职务。
正文是民事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包括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
请求事项即诉讼请求,要简明扼要地写出请求法院解决的民事权益争议问题,具体事项如请求赔偿、偿还债务、履行合同等。
事实即双方争议的具体问题,要把争议的起因、经过、现状写清楚。叙述案情时,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案件事实,与争议事实有直接关系的要详细叙述,与案件事实关系不大的可以简要概括。
理由即诉讼请求的根据,主要是列举证据,说明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并根据事实,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分析论证。
尾部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写明致送机关,然后由具状人签名或盖章,注明具状的年月日。
附项是民事起诉书的附加部分,应具体写明民事起诉书副本的份数和证据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民事起诉书的内容和结构应合乎以上要求,以确保起诉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案件的审理提供依据。
事实与理由是诉状的主要内容,它应紧紧围绕诉讼请求,一般包括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和证据等。这部分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证明原告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或者证明对方行为的违法性和违约性质。在书写时,应以陈述事实和理由为主,详略得当,切不可过长,也不可使用过激或侮辱性的语言。
要善于简化复杂事情,这是智慧总结的过程,是对一件复杂事情的提炼。
有人主张保留地向法院提交证据,目的是不想让对方全部了解,以便在开庭时给对方一个“突然袭击”,让对方“措手不及”。然而,最高院的证据规则实施后,要求在举证期间向法院提交证据。超过举证期限,等开庭时再提交的证据可能不被允许质证,更不可能被法院采纳。因此,有保留地向法院提交证据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明智。
现在一般都实行庭前交换证据,因此,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一般不具体写在诉状中,只是在诉状后附上“起诉状副本×份”后简要提到“相关证据复印件×份”。如果证据较多,最好另行按一定顺序制作证据清单(表格),并简要说明每份证据说明的主要问题,做到条理清楚、一目了然。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最好是复印件。如果有的法院要求提交原件,要注意要求法院出具收到具体证据的“收条”,以防万一主客观原因的“丢失”。
确定管辖法院应符合法律规定的“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要求。
属于仲裁(包括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刑事自诉的案件,不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即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状也应该递交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一般以被告所在地、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不动产所在地等确定管辖法院。
此外,根据案件性质、大小等,还存在级别管辖的问题,选择对自己比较便利的法院也是一种技巧。
自然人起诉的,应由本人签名;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盖章单位的公章。不可盖财务章或合同章。
副本的份数应与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人数一致。立案时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数提交。需要强调的是,起诉人自己别忘了保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