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0-07
根据史玉芬丈夫的遗产分配协商,史玉芬应继承一处房产,而另一处三间瓦房作为张波父亲的遗产,只能由张波一个人继承,且任何人不得私自处分。然而,刘家华擅自将这三间瓦房卖给承租人,得款2万元。基于此,张波的祖母以该房屋为张波个人财产,他人无权处置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刘家华的处分行为无效,并返还被卖出的三间瓦房。
根据该意见,刘家华的处分行为未经张波的监护人同意和追认,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因此,应判定该行为无效,刘家华应返还擅自卖出的房屋,并且需要追加买房人为本案的第三人。
根据该意见,被告刘家华与未成年人张波之间存在继父与继子的关系。在张波的母亲史玉芬去世后,张波继续与继父刘家华生活,并且刘家华成为张波的监护人。刘家华的卖房行为属于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行为。如果这种处分是为了监护人的利益,那么这种处分是正当的。然而,刘家华并非为了被监护人张波的利益而处分房产,因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外,买房人是出于善意,并支付了相应对价,因此买卖行为无效缺少法律依据。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一项法律制度。监护的设立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确定监护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可以是近亲属、亲友或相关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
在本案中,未成年人张波的法定监护人是他的父母。在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史玉芬成为他的单独监护人。然而,史玉芬去世后,张波与继父刘家华共同生活,并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双方形成抚养关系。因此,应认定刘家华为张波的监护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以及在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其进行诉讼。
监护人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规定,除非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然而,刘家华将被监护人张波的财产卖给他人,并非为了张波的利益,因此这种处分是违法的。然而,违法的后果并非认定买卖行为无效,而是应当赔偿给被监护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因此,监护人刘家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下是有效的,除非第三人与监护人恶意串通实施行为,否则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