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金的定义和作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终止效力法律知识

损害赔偿金的定义和作用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7

 
327731

损害赔偿金的定义和责任原则

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当事人因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根据法律和合同规定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原则上具有补偿性为主,但也可以具有惩罚性。

损害赔偿责任的补偿性原则

根据等价交换原则,任何民事主体一旦给他人造成损害,都必须以同等的财产进行赔偿。因此,当一方违约时,必须赔偿对方所遭受的全部损失。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例外规定

然而,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例外规定,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数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两倍。这是我国法律中唯一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延伸阅读
  1. 合同法第299条规定:承运人的主要义务
  2. 合同债权的定义
  3. 房屋抵押贷款额度有多少啊
  4.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定义和作用
  5. 公司法人和股东法律责任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提存的法律要求
  2. 提存债务怎么清偿?解读法院要求的步骤与措施?
  3. 提存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 承运人提存货物有什么规定
  5. 出卖人依法提存货物,谁负担提存费用
  6. 买卖合同提存是如何规定的
  7. 合同提存期限有多长时间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