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1-28
财产损害是指侵权行为对财产权益的侵害,导致财产权的客体遭到破坏,使用价值和价值贬损、减少或完全丧失,或破坏了财产权人对财产权客体的支配关系,从而导致权利人拥有的财产价值减少和可得财产利益丧失。
财产损害的范围包括自物权、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继承权等各种财产权利和财产利益。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9条的规定,财产损失应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方式计算。
财产损害赔偿是指侵权行为对财产权益的损害所导致的赔偿责任。在确定财产损害赔偿责任时,应从总的规则和具体事项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财产损害赔偿应遵循全部赔偿原则,即根据财产损失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这一原则的依据是损害赔偿的性质,即补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因此,赔偿数额应与实际损失相对应,赔偿过多或过少都不符合补偿的要求。
在具体事项方面,财产损害赔偿应注意以下几点:
财产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因此应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同时,应注意损益相抵和预期利益损失规则的适用,以确保赔偿的公平和合理。
非财产损害赔偿是指侵权行为对人身权益、精神权益等非财产权益的侵害所导致的赔偿责任。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名誉损害等。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规定,非财产损害赔偿应当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被侵权人的人身尊严、精神健康等权益,因此应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进行合理的赔偿。
非财产损害赔偿是指在民法上,针对与财产权无关的、引起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损失的损害而进行的赔偿。与之相对的是财产损害赔偿,后者指与财产权的变动有关的损害。
财产损害是指与财产权的变动有关的损害,而非财产损害是指与财产权的变动无关的损害。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在法律上的用语略有差别,前者的用语较为一致,后者的用语则有多种表述,如法国民法将其统称为损害,而判决或学说则称之为“精神损害”。德国民法上则将其称之为“非财产损害”,但判决或学说有时也使用“精神损害”这一术语。
尽管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在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它们的外延和内涵是一致的。由于精神损害和非财产损害都是以财产损害为相对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术语实际上没有差别。然而,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使用“非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是基于哲学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性。这样做是为了在法律上的用语与哲学中的用语进行区分。
对于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理论探讨,应该注重整体构架,而不必过于拘泥于语句的表述。过于拘泥于语句可能会导致辞害义的问题。此外,由于精神损害和非财产损害都是以财产损害为相对概念,因此,我们认为“非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这两个术语虽然在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并无差别。
总之,本文采用“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术语,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是基于哲学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性,并且旨在区分法律用语与哲学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