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损害赔偿的概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法律知识

财产损害赔偿的概念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1-28

 
327249

财产损害赔偿:法律特征、表现方式和标准

一、财产损害

财产损害是指侵权行为对财产权益的侵害,导致财产权的客体遭到破坏,使用价值和价值贬损、减少或完全丧失,或破坏了财产权人对财产权客体的支配关系,从而导致权利人拥有的财产价值减少和可得财产利益丧失。

财产损害的范围包括自物权、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继承权等各种财产权利和财产利益。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9条的规定,财产损失应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方式计算。

二、财产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是指侵权行为对财产权益的损害所导致的赔偿责任。在确定财产损害赔偿责任时,应从总的规则和具体事项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总的规则

财产损害赔偿应遵循全部赔偿原则,即根据财产损失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这一原则的依据是损害赔偿的性质,即补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因此,赔偿数额应与实际损失相对应,赔偿过多或过少都不符合补偿的要求。

具体事项

在具体事项方面,财产损害赔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坚持客观标准:确定赔偿责任范围时,不能以过错程度或行为的损害程度为依据。赔偿应以财产损失的实际价值为准,不能根据损害程度来确定赔偿范围。
  2. 全部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侵权人应对被侵害人的直接财产减少进行赔偿,同时也应对被侵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即间接损失进行赔偿。
  3. 赔偿合理损失:赔偿应基于合理的损失,不合理的损失不应被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标准进行。
  4. 实行损益相抵:应将新生利益与损失相抵,确定赔偿数额。损益相抵应依照损益相抵原则进行科学、准确的计算。
  5. 考虑预期利益损失规则:对于重大的间接损失,可以考虑适用预期利益损失规则确定适当的赔偿数额。

财产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因此应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同时,应注意损益相抵和预期利益损失规则的适用,以确保赔偿的公平和合理。

非财产损害赔偿

非财产损害赔偿是指侵权行为对人身权益、精神权益等非财产权益的侵害所导致的赔偿责任。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名誉损害等。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规定,非财产损害赔偿应当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被侵权人的人身尊严、精神健康等权益,因此应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进行合理的赔偿。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定义与分类

非财产损害赔偿是指在民法上,针对与财产权无关的、引起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损失的损害而进行的赔偿。与之相对的是财产损害赔偿,后者指与财产权的变动有关的损害。

财产损害与非财产损害的区别

财产损害是指与财产权的变动有关的损害,而非财产损害是指与财产权的变动无关的损害。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在法律上的用语略有差别,前者的用语较为一致,后者的用语则有多种表述,如法国民法将其统称为损害,而判决或学说则称之为“精神损害”。德国民法上则将其称之为“非财产损害”,但判决或学说有时也使用“精神损害”这一术语。

尽管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在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它们的外延和内涵是一致的。由于精神损害和非财产损害都是以财产损害为相对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术语实际上没有差别。然而,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使用“非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是基于哲学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性。这样做是为了在法律上的用语与哲学中的用语进行区分。

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理论构架

对于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理论探讨,应该注重整体构架,而不必过于拘泥于语句的表述。过于拘泥于语句可能会导致辞害义的问题。此外,由于精神损害和非财产损害都是以财产损害为相对概念,因此,我们认为“非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这两个术语虽然在用词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并无差别。

总之,本文采用“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术语,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是基于哲学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性,并且旨在区分法律用语与哲学用语。

延伸阅读
  1. 设计方案的著作权保护及侵权行为
  2. 内蒙国家赔偿标准及程序
  3.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
  4. 国家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5. 侵权行为的赔偿标准及方式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2. 损坏电力设施过失的刑事处罚
  3. 婚姻状态是否属于隐私权的范畴
  4. 学生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
  5. 偷狗报警: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6. 产品质量损害的赔偿方式
  7. 快递发错赔偿制度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