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违约赔偿条款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合同法中违约赔偿条款解析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1-02

 
324523

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赔偿的规定及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原告与被告于2005年2月10日签订了一份购销轴承2000套的合同,合同规定每套价400元,总价款80万元,交货期为2005年4月30日。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被告逾期交货,应向原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被告未能按期交货,原告不得不以每套420元的价格从市场上购进2000套轴承,以履行与其他企业签订的产品购销合同。因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并赔偿损失4万元。

争议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对于被告已构成违约并应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没有争议,但关于被告应承担何种责任存在不同观点:1.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被告的违约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损失,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万元。2.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被告已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应视为双方对损害赔偿的预先设定。在被告违约时,应适用违约金条款,被告应支付违约金10万元。3. 第三种观点认为,原被告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的违约行为导致原告经济损失,因此应同时适用违约金条款和法定损害赔偿金,被告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赔偿原告损失,即共赔偿给原告14万元。

评析

以上三种观点在立论基础和认定结果上存在差异,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约定违约金条款与法定损害赔偿额的适用关系存在不同理解。实践中,违约金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常常同时存在,需要进行选择。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立法对违约金性质的规定。在英美法中,违约金强调补偿性质,取代了预定的损害赔偿方式。而在大陆法中,违约金既具有补偿性质又具有惩罚性质,不同性质的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存在不同联系。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约定的违约金是补偿性违约金。根据《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该规定的立法精神包括:1. 优先适用约定违约金条款,只有在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高于实际损失时,才进行增加或适当减少。这样做的理由是尊重当事人预先确定损失赔偿额的自由,以及违约金的优势,避免计算损失范围和举证的困难,节省计算和诉讼费用。2. 法定损失赔偿额对违约金的适用具有约束性。约定的违约金生效后,具体数额的确定取决于实际损失的大小,以实际损失为参照进行调整。3. 约定的违约金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只有当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时,司法机构才能适当减少,表明立法者允许约定的违约金适当高于实际损失,体现了违约金的惩罚性。基于我国现行法律对约定违约金和法定损害赔偿的规定,优先适用违约金条款的原则得到承认。因此,在本案中,原告只能根据购销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除非原告的实际损失高于约定的违约金,才能要求法院增加差额部分。另外,我国合同法规定的约定违约金是补偿性违约金而非惩罚性违约金。补偿性违约金是预定的损失赔偿额,无论违约形式如何,补偿性违约金的支付应与违约损失相适应。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在本案中,原告经济损失为4万元,违约金为10万元,相差2.5倍,根据一般认识,可以认定为过高,法院可以适当减少。然而,法院不应主动减少或增加约定的违约金额,除非当事人申请。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合同法关于约定违约金和法定损害赔偿的规定,应优先适用违约金条款。因此,在本案中,原告只能根据购销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而不能要求被告承担4万元的赔偿损失,除非原告的实际损失高于约定的违约金。同时,约定的违约金是补偿性违约金,如果过高,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延伸阅读
  1. 服务合同
  2. 免责条款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确定方式
  3. 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4. 仓储合同的主要条款
  5. 黄金抵押合同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销售合同
  2.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细则
  3. 仓储合同的定义
  4. 委托代理合同
  5. 法律咨询:超市自助寄存柜责任归属问题
  6. 民法典签订代理合同签订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7. 什么情形下企业借款担保合同无效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动产买卖合同范本
  2.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3. 舞台租赁合同范本
  4.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