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决的执行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拒绝履行法律知识

生效判决的执行问题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07

 
321350

当事人必须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这意味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按照法院的决定执行。

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行政机关有权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应当支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2. 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情况下,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3. 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4. 如果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并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参见行诉释第83-85条)
延伸阅读
  1. 合同纠纷判决后的执行时间
  2. 非诉执行条件的咨询
  3. 再审申请的次数限制
  4. 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的效力问题
  5. 车辆保全费用退还的法律规定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