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划分的主体责任是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划分的主体责任是谁?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07

 
320013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划分及赔偿比例

一、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确定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交警会在事故认定书上划定一方负次要责任。然而,主次责任最终体现在何种比例上才有意义呢?如果没有法律规定,当事人将无所适从。一些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但这些规定并不一致,有的规定主要责任为60%,有的规定为70%。那么,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主要责任应赔偿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

实际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法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但并未具体规定比例。

目前,唯一可以了解到的法律依据是1993年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根据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具体比例为:负全部责任者承担100%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者承担60%至80%的赔偿责任,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者承担20%至40%的赔偿责任。对于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赔偿责任的划分参照上述原则确定。然而,《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已于1999年失效。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对于责任比例的具体划分已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形成了一种惯例,约定俗成。在法官的酌情确定下,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可能在55%至90%之间。目前,大部分判决仍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

二、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赔偿比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而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必要措施,机动车一方将按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上述规定赔偿。

2.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以下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双方应按照交警部门划分的责任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1. 车祸九级伤残能赔多少钱一口价
  2. 如何处理购买到假口罩的赔偿问题
  3. 车祸后是否能离婚
  4. 公务员无证驾驶纪委怎么处理
  5. 无证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引发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的争议

保险理赔热门知识

  1.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同侵权时交强险的赔偿规则
  2. 保险理赔程序及流程
  3. 事故后修理费高于车辆自身价值
  4. 财产保险合同特征
  5. 本市道路范围内交通事故的自行协商处理
  6. 货车单方事故未报警,保险是否能赔偿?
  7. 车祸赔偿后诉保险公司要求理赔的法律程序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