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1-30
患者:许x,男,1955年出生。
被告: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2017年5月17日,患者许x因“左肾上腺占位”入住被告医院泌尿外科治疗。2017年5月31日,行左肾上腺占位切除术,术中切除肿瘤后检查创面时,见肿瘤与胰腺分离面有少量渗血渗液,请普外科会诊后,以缝合创面。术后第二天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同时伴有血淀粉酶升高,转入ICU抢救治疗。6月7日,转回泌尿外科。6月18日,又转入消化内科治疗。6月19日,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又转入ICU救治,但终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于6月21日凌晨死亡。死亡诊断:左肾上腺神经纤维瘤、胰瘘、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死亡后未行尸检。后原、被告双方因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原告遂起诉至法院。
审理中,法院委托省医学会进行司法过错鉴定,但因原告认为住院病历的一部分被院方篡改,对被告提供的患者病历的真实性有异议,省医学会以鉴定前提必须是双方对病历资料无异议为由退回。原告认为:1、除ICU的病历外,病历未标明页码。2、病历的日常记录衔接不上,存在大量空白,如2017年6月18日的病历内容记录在页面下方,上边留有大片的空白。3、病历前后矛盾,多处篡改,存在两份病历。法院认为,病程记录作为记录医方对患者整个诊疗过程的载体,有其必要的规范性,且医患双方发生纠纷后,在需要进行鉴定时作为鉴定所依据的材料,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至关重要。因被告提交的病历个别地方确实存在瑕疵,致使原告对整个病历的真实性产生异议,无法进行对本病例进行司法过错鉴定。但因原告对病历除其提出的异议部分外,对其余部分病历的真实性未举证证明存在瑕疵,故对除原告提出有异议的病历部分外,对其余的病历予以认定。
庭审中,原告申请某司法鉴定所主检法医师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该专家辅助人意见为:1、被告对患者入院后至术前准备工作到位,具备手术指征,术前也做了充分的告知,程序到位、合法。2、手术操作过程正常,术中见左腺上区一10×11cm肿瘤,质地韧,包膜完整,与周围脂肪组织、胰腺粘连明显,被告医生在未行肿瘤快速病理诊断良性或恶性,且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的情况下,直接行肿瘤切除术过于果断;被告应先停止手术,告知家属,继续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由家属选择是否继续手术。而被告医生未行告知而冒然进行手术,从而导致了胰腺的损伤。被告虽对胰腺损伤进行修复,但从之后的病情记载看,被告的修复手术是失败的,存在胰漏,由于大量的胰液侵蚀破坏周围组织、血管而导致出血;之后病历记载6月4日便血二次,可以考虑胰液的侵蚀导致,但也不排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被告之后的抢救是积极的,也尽到一切的力量,但治疗措施欠得力有效,从而导致治疗无效死亡。被告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该过错与患者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认为,患者在死亡后虽未行尸检,但医方确认其死因为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多器脏功能障碍等,导致感染的原因不排除胰漏。被告对患者的手术虽有其指征,但从术后的肿瘤病理诊断来看,该肿瘤为良性肿瘤,患者当时是否需立即行肿瘤切除术,并不一定会立即危险到患者的生命存活。因肿瘤切除术造成胰腺的渗漏,术中被告虽进行了修复及术后的积极抢救,但从最终效果来看,其补救措施失败,从来导致患者死亡,失去患者进行手术的意义。考虑到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肿瘤较大、手术的复杂难度,法院酌情认定由被告承担50%的赔偿责任。原被告均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但均未提出新的证据,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1、关于专家辅助人的意见
专家辅助人是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民事诉讼中就专业问题提出意见的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9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通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专家辅助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其证据效力低于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在本案中,由于鉴定机构无法鉴定,原告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发表意见是合理的,法官可以参考专家辅助人的意见,但不能将其视为是鉴定机构的意见。
2、病历问题与鉴定责任
如果病历内容的变动不违反相关规定,只是对不影响诊疗行为的内容进行修正,一般不会影响鉴定意见的作出,医院也无需承担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8条的规定,医疗机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的行为将推定存在过错,但该过错是否与患者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院需要承担多少责任,需要通过审判程序来判断。本案中,由于被告提供的病历存在瑕疵,无法委托鉴定,可以推定医疗机构在瑕疵病历所记载的内容上存在过错。因此,医院不能通过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来减轻责任。
3、手术并发症与医疗过错的区分
手术并发症是指手术操作可能引起的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缺失、功能障碍等,而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而造成患者损害。手术并发症的可避免性是相对的,医生是否尽到了谨慎注意义务是区分手术并发症和医疗过错的关键。医院应当在手术前向患者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并且医务人员在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根据本案中的情况,虽然手术有指征,但手术医生在术中未进行肿瘤快速病理诊断,也未告知家属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手术后的修复措施失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被告应承担主要责任。
1. 医疗费: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进行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计算。
2. 误工费:根据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 陪护费:根据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情况,按照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和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最长赔偿30年。
6. 残疾用具费:根据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费用计算。
7. 丧葬费:按照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被扶养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9. 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
10. 住宿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
11.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各种医疗行为过程中,由于违反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在医疗程序上或者医疗用药过失给患者造成生命和健康损害时,在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产生的赔偿债权债务关系。
医疗损害赔偿包括患者作为弱势群体一方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不包括因为医方的权利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纠纷。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应由医疗机构承担,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