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逮捕后能否申请取保候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逮捕后能否申请取保候审?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19

 
318704

刑事逮捕后能否取保候审

逮捕后是否满足以下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人;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人;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人;

4、羁押期限到期,案件尚未结案,需要取保候审的人。

哪些人不能办理取保候审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八条,以下人员不能办理取保候审:

1、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严重犯罪嫌疑人,但符合规定中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的除外;

2、根据《高检规则》第三十八条,人民检察院不得给予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和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所需手续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2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在7日内答复是否同意取保候审申请。

2、公安司法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应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宣布,并由其在取保候审决定书上签名。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宣布取保候审后,应立即将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并告知执行机关如需批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征得检察院或法院同意。如采取保证人方式保证,还需将取保候审保证书送达执行机关。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4、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发现不应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应及时解除或撤销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15日,执行机关应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决定解除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并在期限届满前通知执行机关。解除或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并将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有保证人,还需通知保证人解除保证义务。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和其他辩护人认为取保候审超过法定期限,要求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在7日内审查决定。

以上是关于刑事逮捕后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详细介绍。根据法律规定,逮捕后符合条件的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家属在逮捕期间不能会见嫌疑人,但律师可以会见。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故意伤害罪民事赔偿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2. 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
  3. 虚假诉讼罪是否能取保候审
  4. 信用卡取保候审能撤诉吗
  5. 怀孕期间犯法要坐牢吗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3. 保释的条件
  4.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5. 盗墓罪的取保候审程序及条件
  6. 批准逮捕到判决要多久执行
  7. 取保候审翻供是否会导致拘留?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