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探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逮捕法律知识

对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探讨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19

 
318594

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必要性

一、减少不必要的羁押,避免交叉感染

近年来,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中存在大量由邻里、亲属、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犯罪案件。根据高检院的要求,对于这些案件应慎用逮捕措施,对于社会危害性已经消除、没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不得采取逮捕措施。然而,这类案件在移送审查逮捕后,由于矛盾没有化解,被害人往往情绪激动,强烈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如果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易造成被害人上访,引发群体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为了息事宁人,部分检察机关往往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然而,这样做会导致犯罪嫌疑人不必要的羁押,浪费司法资源,并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通过在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保护当事人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在以往办理审查批准逮捕案件中,被害人没有参与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结果,只有在案件作出决定后,对于不构成犯罪不批准逮捕的案件才有申诉的权利。一旦申诉被驳回,就有可能发展到长期上访,甚至越级上访,被害人受到的经济损失也只能到法院审判阶段才能解决。然而,在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往往因被批准逮捕而羁押三个月以上,经济条件不好的被告人往往不同意调解,任凭法院判决。有的犯罪嫌疑人甚至拒绝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导致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加深双方的矛盾。通过在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可以保护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在刑事和解过程中,被害人可以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表达自己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伤害;犯罪嫌疑人可以认识到自己行为给被害人及其家属带来的痛苦,了解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促使其真诚地认错、觉悟,并在和解过程中受到司法机关和被害人的充分尊重,消除误解和敌意,尽快重返社会。被害人和加害人通过刑事和解达成谅解、同情和经济赔偿,最大限度地实现被害人权益的恢复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及条件

一、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

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包括以下情况:

  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2. 老年人犯罪案件;
  3. 过失犯罪案件(职务犯罪除外);
  4. 因邻里、亲属、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犯罪案件;
  5. 检察机关认为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大、有故意犯罪前科的犯罪嫌疑人、累犯、惯犯、有组织犯罪的主犯及应当数罪并罚的案件不适用在审查批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

二、在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刑事案件还应当具备的条件

  1. 犯罪嫌疑人认罪并悔过,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双方对案件事实无争议。
  2. 双方当事人自愿参与刑事和解。

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刑事和解程序的提起

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批捕案件材料后,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向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辩护人、委托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送达刑事和解告知书。刑事和解告知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可以在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的组织、见证下达成刑事和解协议,也可以在人民调解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组织下,或者自行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2. 刑事和解协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刑事政策要求,不得违反社会道德,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3. 刑事和解必须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履行前双方可以随时退出刑事和解协议。
  4. 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刑事和解过程中陈述的案件事实,若本人未在其后的诉讼程序中陈述或确认,不得作为案件的证据使用。
  5. 刑事和解的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并向被害人或其亲属道歉,并对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作出赔偿,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并同意对犯罪嫌疑人依法酌情从轻处罚。
  6. 已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建议人民法院从轻处罚。

二、对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

  1. 检察机关应审查刑事和解协议是否在双方平等自愿的情况下签订。检察机关应询问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刑事和解协议是否是本人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没有受到胁迫、蒙蔽。只有在认为和解协议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才能给予确认。
  2. 检察机关应审查刑事和解协议的合法性,刑事和解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刑事政策要求,不得违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3. 检察机关应审查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包括是否涵盖所有的赔偿事宜,对于遗漏的内容应建议双方进行协商,达成新的协议。对于协议内容显失公平的不予确认,建议双方再次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予以确认。

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办理刑事和解案件与审查批捕期限及办案人员紧张相矛盾。
  2. 赔偿金额差别大。
  3. 调停人的中立性、专业性缺乏保障。
  4. 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

二、对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办案人员的培训,提高办案效率,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办案工作。
  2. 建立赔偿标准和赔偿程序,避免赔偿金额差别过大。
  3. 加强调停人的培训,确保其中立性和专业性。
  4. 加强对检察人员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

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修改法律法规,加快刑事和解的立法进程

现行的刑事和解制度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导致和解程序不规范。各地虽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刑事和解案件的办案规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各地对刑事和解案件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案件处理方式、启动模式、调解人等规定存在差异。为了消除刑事和解制度在审查逮捕阶段实践中的障碍,应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增加刑事和解环节,统一规定刑事和解案件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案件处理方式、启动模式、调解人等,并加强对刑事和解制度的监督。引入人民监督员制度,由人民监督员对刑事和解案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进行审查,以确保刑事和解的公正性。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调停人参与刑事和解案件

由其他人充当调停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难以保障,而由检察机关充当调停人则存在案多人少、期限紧张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双方当事人的误解。因此,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最佳选择。根据我国《宪法》第111条第二款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充当调停人具有法律依据。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调停人有利于公平公正和高效快捷地处理刑事和解案件,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和反对司法腐败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检察权的滥用

为防止检察权的滥用,应强化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必须经过领导批准或提请集体讨论决定后,方可进入刑事和解程序。同时,完善督察机制,由人民监督员对和解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办案过程中存在不公平、不公正或徇私枉法情况,应及时报告检察委员会予以纠正。

(摘自《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延伸阅读
  1. 刑事处分可调解吗
  2. 能够适用刑事和解的行为条件
  3. 刑事和解制度如何实现正当性
  4. 对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探讨
  5. 盗窃罪私了能撤案吗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2. 监视居住下一步是什么
  3. 犯罪嫌疑人羁押场所是在哪里
  4. 行政拘留处罚单签字与不签字区别
  5. 取保候审期间能注销做案的银行卡吗
  6. 派出所是否可以传唤老人
  7. 报案后几天内传唤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