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2 更新时间:2024-04-07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探望权的主体是已经离婚的父母与他们的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配合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行使涉及到享有该权利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达成的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
根据《婚姻法》规定,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探望权的行使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损害或不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探望权。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后,如果事实存在,可以中止对方的探望权。一旦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况消失,人民法院会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
需要注意的是,探望权的中止并不是对探望权进行终止处理,而是暂时停止对方行使探望的权利,因此称为"中止"而不是"终止"。
探望权的恢复是指在中止情况消失后,由人民法院通知双方继续执行生效的离婚判决中的探望权。
探望的方式可以由离婚双方约定,如果协商约定不成,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探望的时间可以由离婚双方约定,如果协商约定不成,可以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如果探望权人自动放弃了探望权,从而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影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子女本人都有权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另外,如果探望权人滥用探望权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损,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子女本人也有权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
综上所述,了解和正确行使探望权对于维护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