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12
根据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认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则构成虐待。
身体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精神暴力是指通过暗示性的威胁、言语攻击、无端挑剔,或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等行为,对家庭成员不尊重的一种暴力表现。精神暴力的危害性较身体暴力更为严重,尤其在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或一些经济富裕家庭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一方有外遇后,便与另一方不说话,或采取人身攻击。个别老板、经理,在外面包二奶后,只给妻儿生活费,其它义务都不尽。夫妻二人形同路人,长期不说话,生活不关心。
性暴力是指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隐性暴力行为。根据行为实施暴力的方式可以分为作为性暴力和不作为性暴力,也可称为热暴力和冷暴力。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构成家庭暴力的认定门槛设置得较高,一些法院认为家庭暴力必须致伤,对于一两次的殴打往往不认定为家庭暴力,更不重视通过侮辱、诽谤给他人造成的精神损害。甚至派出所接到报案时也常以家庭纠纷民事解决为由,很少对施行暴力的人进行行政处罚。因此,受害者在面对家庭暴力时,必须学会应对。
在受到家庭暴力时,受害者应注意搜集证据。及时报警,到医院开具诊断证明;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最好由街道、居委会出具一定的证明。这样,在法庭上才不会因证据不足而被动。由于家庭暴力多为软组织损伤,损伤愈合较快,为保证证据不流失,受害者应及时处理、快速鉴定,并利用照相等方法保留证据。另外,很多时候,医生只是像对待一般病人那样给家庭暴力受害者处理伤口,病历上也只粗略地记录"广泛软组织损伤"。这样的病历就算能保存下来,它作为当庭指证的证据时也不够详细、具体,缺乏说服力。因此,受害者最好及时到司法机关指定的法医鉴定点进行治疗和病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