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06
探望权在婚姻家庭法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确保了离婚后非直接抚养一方能够与子女定期团聚,有利于弥合家庭解体对父母子女关系造成的伤害,促进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子女从出生时起就享有自己的权利,其中包括获得父爱和母爱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探望权的规定有利于保护子女受到关爱的权利,并对社会道德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离婚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行使婚姻自由权利的重要表现,任何一方都不能以禁止探视子女作为对对方的惩罚,伤害对方和子女的感情,侵犯对方的合法权益。
探望权在国外通常被称为探视权,我国将其命名为探望权可能是为了与对在押囚犯的探视制度相区别。探视权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为处理离婚后父母探视子女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得到了各国立法和法理的接受。国际上的探视权规定符合婚姻家庭制度发展的潮流。例如,《德国民法典》规定,不享有人身照顾权的父或母一方有权与子女进行人身交往,同时家庭法院可以对交往范围作出裁决。我国台湾地区将探视权称作会面交往权,其民法典规定法院可以为未行使或负担监护权的一方确定与未成年子女全面交往的方式和期间。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专门就探视作出规定,只要不会严重危害子女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无子女监护权的父母一方有权享有合理探视子女的权利。我国婚姻法在修订时正式将探望权规定为非抚养子女一方父或母的基本权利,并规定抚养子女的一方具有协助的义务。
从对子女的抚养权利角度来看,探望权是和直接抚养权相对的一种权利。离婚后,如果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抚养方成为子女亲权的主要担当人,即监护人,取得直接抚养权。非直接抚养方的亲权客观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作为补偿,法律赋予了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权的主体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父或母,而直接抚养方父或母是探视权的义务主体,应该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利。直接抚养方应该根据方便探望人的原则,协商确定合理的探望时间和方式,不得利用抚养关系阻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涉及到直接抚养方和子女的利益,因此有必要确定探望的时间和方式。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父母协议和法院判决两种确定探望时间和方式的途径,其中协议优先原则,父母应该通过协商确定具体的探望时间和方式。如果父母无法达成协议,或者直接抚养方拒绝协商,探望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确定探望的时间和方式。探望的方式可以是看望式探视或逗留式探视,具体的探望方式、时间和地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子女的利益来确定。探望权的中止是指探望权人符合法定理由时,法院判决在一定时间内中止行使探望权的制度。
中止探望权是指由于法定情况的出现,探望权人暂时停止行使探望权的一种限制方式。中止探望权并不等同于探望权的终止,更不是剥夺探望权。
根据《婚姻法(修正案)》规定,当父母的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经人民法院判决,探望权才能被中止。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探望权中止的唯一法定理由。
根据法律规定,中止探望权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其他个人、组织或机关不得中止探望人的探望权。探望权中止必须通过法院的审理,并以判决的形式作出。探望权人可以在审理中为自己辩解,维护自己的探望权。在一审之后,还可以上诉。
探望权的中止是对探望权人的人身权利的一种法律限制。当出现法定情况时,人民法院可以判决中止探望权。探望权的中止必须经过法院判决,并在法定理由消失后恢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尽管探望权人仍然享有探望权,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行使。例如,自然灾害、子女出国或远程旅游等原因导致探望成为不可能。这些情况不应视为探望权的中止,也不能视为直接抚养一方违背协助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抚养一方应当告知探望权人,并与其协商确定是否放弃探望或改期探望。
探望权纠纷案件的执行内容是探望权及其行使方式,具有抽象性,因此没有明确的执行标的。
与其他民事案件不同,探望权纠纷案件的执行内容具有长期性。
对于探望权的强制执行,不能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将子女交付给探望权人,因为涉及到人身执行的问题。可以考虑由幼儿园、学校、妇联和青少年权益保护部门等协助执行探望权。同时,可以规定探望权受阻可成为变更抚养关系的法定诉讼理由,并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可以考虑将探望权纠纷和亲子关系确认等案件列为非讼事件,适用特别程序,允许调解结案,一审裁决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允许提起上诉。
以上是对探望权中止与终止的区别以及探望权的强制执行问题的探讨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