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0-25
收养行为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用于设定和变更民事权利和义务。它涉及到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助以及财产继承等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
关于能否收养成年人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收养成年人的弊端多于利益,因此不应该允许收养成年人。收养成年人的动机复杂,历史上办理收养成年人的风潮多是伴随着进城、招工、顶岗、“农转非”、出国等政策的执行而出现的,这使得一些人利用政策漏洞进行收养。这些收养行为的动机不纯,往往别有所图,一旦达到目的,由收养形成的家庭极易解体。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些为了赡养老人的成年人可以通过遗赠抚养协议来解决。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赠抚养协议无法解决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所有问题。我国民间存在过继的习俗,因此主张对于以赡养老人为目的的收养成年人应该开放。这种观点的理由有三点:首先,收养成年人是社会客观现实;其次,民间存在过继的习俗;第三,在涉外收养中对我国有好处,有利于华人、华侨经营产业,也有利于继承国外的财产。
收养法对亲属间收养成年子女的规定相对宽松,规定了年满30周岁且无子女的公民可以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而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然而,收养法并未规定被收养人的最高年龄,因此被收养人可以是成年人。因此,被收养人的范围可以包括14周岁以上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