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否可以撤销?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09
离婚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解释(二)第八条规定
根据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一旦通过协议离婚并完成离婚手续,任何一方都不能反悔。然而,如果在一年内因协议履行发生争议而诉至法院,人民法院将受理此案。但前提是经审理查明在订立协议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没有发现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定理由,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离婚协议的民事合同性质
根据解释(二)的立法本意,离婚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一旦协议订立,立约双方应当遵守。然而,合同法规定如果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将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因此,如果在离婚协议订立后的一年内,由于履行协议出现争议,人民法院将受理此案。但在确认没有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定理由后,法院将驳回当事人的诉请请求。
离婚协议的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最高院解释(二)中的"离婚协议"是指双方在办理协议离婚手续时所提交的已经生效的协议,而不是指在协商离婚事宜过程中签订的"离婚协议"。在未离婚之前,通过离婚相关事宜达成的"离婚协议"是附条件协议。只有在离婚完成后,协议才会生效,成为人民法院进行离婚财产分割的充分、全面的依据。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人民法院会充分参考这份协议。
离婚协议的可撤消和变更
协议中明确的财产范围
解释(二)第八条也明确了离婚协议可撤消和变更的范围,仅限于协议中明确列明的所有财产。对于在离婚时一方隐蔽、变卖、转移、毁损的财产,不在此范围之内。同样,对于协议中未涉及但已经登记在双方名下的财产,也不受此规定及其诉讼时效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