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22
根据物权法规定,如果一方在婚前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产权证,该房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房屋增值部分及亏损属于房屋产权人。如果另一方有参与该房子的装修等支出,装修款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案例:杨X是一家国企工作人员,购买了一处房产并办理了产权证。杨X与向云结婚后,房子升值到40万元。离婚时,向云认为房屋升值部分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而杨X认为该房产是婚前个人财产。法院判决认为房产属于杨X婚前个人财产,向云无权分割增值部分。
如果一方在婚前以按揭贷款形式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产权证,该房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但房产共同还贷部分应视为买房人一方的个人债务。离婚时,一方要返还给对方共同还贷部分中对方一半的权益。关于房屋增值部分,各地判定不一,如果房产增值与共同还贷或两人的共同劳务无关,则共同还贷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增值部分收益。
如果一方在婚前按揭贷款支付了所有房款并取得产权证,婚后继续还贷,房产的归属问题与房产证无关。房屋所有权在婚前签订购房协议时确定,房产登记只是行政行为。因此,该房产应视为婚前个人财产。
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前或婚后承租或父母承租了公房,并在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了产权,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在分割房产时,应考虑承租时的使用价值。
如果父母为子女结婚所给付购房款,并将房产登记在子女名下,离婚时,如何认定房屋的性质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在实践中,如果父母没有明确表示出资性质,且没有证据证明出资性质的前提下,可以推定为赠与。如果有证据证明父母与当事人之间是借贷关系,则不能适用赠与规定。为了保证证据链条完整,法院一般要求提供打款记录等资金线索。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的规定,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为了保证财产不被分割,建议在婚前购房时尽量采用转账方式支付,并保留好买卖合同和付款发票的原件。
如果父母在婚后出资购房,要证明出资是对子女个人的赠与,可以办理赠与公证、签订附条件赠与合同或请律师见证保留证据。
实际生活中,一方在婚前拥有房产并用共同财产偿还婚前房贷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避免纠纷,建议购房时采用转账方式支付,并保存好买卖合同和付款发票的原件。此外,可以采用婚前夫妻财产协议书或婚内夫妻财产协议明示房产的归属。如果发生争议,律师建议慎重保存相关证据,如买卖合同、付款发票、转账记录等,以备日后举证主张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