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法的目的及规划区划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城乡规划法的目的及规划区划定

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24-10-29

 
293141

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规划区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划区分为城市规划区、乡村规划区、局部拆迁区、产业规划、交通道路规划、排污规划、消防绿化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不同层次。

一、城乡规划法划定规划区的目的

《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划定城乡规划区应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划定规划区时,要充分考虑城镇化和城镇空间拓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要考虑城市与周边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及对水源地、生态控制区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城乡发展的保障条件的保护要求。

二、划定规划区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划定规划区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 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要,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促进土地和自然资源的集约利用,避免城乡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2. 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区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实现城市、镇、乡和村庄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的相互依存和密切联系。
  3.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深入研究城镇化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预测城市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考虑城市与周边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及对水源地、生态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城乡发展的保障条件的保护要求。
  4. 可操作性原则:保证规划区范围位于相应层级的行政管辖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应是一个用封闭线所围成的区域,并以完整的行政辖区为界限,以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根据我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所有建筑不得在规划区以外或建设用地以外建设,不得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拆迁区内建设。在消防绿化公共空间配套齐全后,建设用地应该整齐整洁、合理使用。划定城乡规划区,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考虑城市与周边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

相关标签: 规定城市规划
延伸阅读
  1. 江西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
  2.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3. 哪些房地产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4. 物业对违建的权利及法律依据
  5.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修建机场拆迁房屋的补偿方式
  2.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3.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体
  4. 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法律要求和程序
  5. 土地使用权单位撤销后能获得补偿吗
  6. 2019年老宅基地拆迁: 选择置换补偿还是货币补偿?
  7. 无证房的拆迁补偿比有证的低很多,怎么办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