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法律规定的商标侵权定义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29
导读:法人也属于著作权的主体,并不是自然人才能享有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从依法完成创作之后即享有著作权。外国人以及无国籍人士在我国境内出版的作品,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作品著作权也受法律保护。
法人是否享有著作权
根据我国的《著作权法》,法人是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之一。无论作品是否发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作品都可以依照法律享有著作权。
法律规定
《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而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经常居住地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如果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出版,也可以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对于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如果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或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哪些作品不能享有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以下作品不能享有著作权:
-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 时事新闻;
-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
著作权和商标权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 权利主体: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包括作者本人、继承人、权利义务的承受人以及国家。而商标权的主体主要是法人,个人只有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时可以作为个体工商业者。
- 权利的取得:著作权一般自动产生,而商标权需要国家行政机关的确认。
- 权利的标的物:著作权的标的物为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而商标权的标的物为商品或服务的商标。
- 权利的独占性:著作权中,两个人独立完成同样的作品都可以获得著作权。而商标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能出现保护范围相同的相同商标或近似商标。对于驰名商标,权利的独占性更为明显。
因此,法人是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例如,公司员工代表公司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于公司作为法人。但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享有著作权。如果作品违反法律规定或涉嫌剽窃他人作品,这些作品将不被认定为享有著作权,并且还可能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