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政策如何规定停产停业损失?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法律知识

拆迁政策如何规定停产停业损失?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16

 
283750
导读:拆迁政策对停产停业损失的规定是根据该场所的的经营收入、利润,停产停业的时间长短等因素来进行评估,按照实际造成多少损失进行赔偿多少的原则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认定。

拆迁政策对停产停业损失的规定

根据拆迁政策,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应根据多个因素进行评估,包括经营收入、利润和停产停业的时间长短等。例如,一家养殖场需要被拆迁,该养殖场每月产生10万元的利润,预计恢复生产需要半年,因此停产停业损失应补偿60万元。如果是永久停产,则应考虑到养殖场转型和职工再就业的周期来确定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金额。具体的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制定,需要参考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企业对停产停业损失的重视

对于企业,特别是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来说,停产停业损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补偿。然而,许多企业主往往更加关注房屋、设备设施等“硬性赔偿”,对于停产停业损失等具有弹性空间的“软性补偿”关注不足,这往往导致较大的损失。

非法强制拆迁的救济方法

一般的维权方式如下:

1. 提出保护请求并报警

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同时,在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

2. 追究刑事责任

在受到侵害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3.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在适当的时机,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四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若违法征收、征用财产或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此外,最高法院在相关批复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导致合法权益受损的,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4. 通过诉讼取得合理补偿

诉讼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推动纠纷解决,以取得合理的补偿。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拆迁过程中造成当事人停产停业的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停业的损失。具体情况下,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有异议,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申诉,要求通过诉讼的方式获得合法的赔偿。

延伸阅读
  1. 企业放弃拆迁商铺怎么补偿
  2. 公益拆迁补偿的法律依据
  3. 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
  4. 房屋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
  5. 三峡搬迁一户赔多少钱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义和分类
  2.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3.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4.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5. 渠县拆迁赔偿标准
  6.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7. 离婚时拆迁房怎么分配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