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回迁房七成产权归国有:法律解决争议是否公正?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法律知识

“无主”回迁房七成产权归国有:法律解决争议是否公正?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13

 
282217
导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蔡___是孤寡老人,没有法定的继承人,身前也没有指定任何人接受遗赠,那么这个遗产是属于“无人继承遗产”。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配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深圳孤寡老人去世,房产70%归国有:法律解读

老人去世,侄女养老送终,却只拿30%房产份额!

近日,深圳一位孤寡老人蔡__去世,引发了关于其房产归属的争议。蔡__在世时与侄女相依为命,侄女照料老人的生活并为其送终。然而,由于蔡__去世前未留下遗嘱,其名下的回迁房成为了所谓的“无主房”。侄女提起诉讼,要求分配该房产。

法院判决:侄女获得30%房产份额,剩余70%归国家所有

经过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最终判决蔡__侄女获得回迁房的30%房产份额,而剩余的70%归国家所有。法院认为,侄女在蔡__生前尽了扶助义务并为其办理了丧葬等事宜,因此享有一定的继承权。

是否合理?法律角度解析

关于回迁房70%的份额归国有是否合理,我们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只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侄女并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之列。

然而,《民法典》也规定了对于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人,或者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适当分配遗产。在蔡__的案件中,侄女为其养老送终,因此法院判决给予其30%的房产份额。

然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分配遗产的比例,因此我们无法确定30%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

增加受遗产人范围,解决老人养老问题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能够继承遗产的法定继承人也越来越少。因此,遗产归国家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为了解决老人养老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扩大受遗产人范围,使更多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能够获得适当的遗产分配。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2.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3. 被告人对批捕有异议的法律途径
  4. 商标异议程序及其目的
  5. 老公吸毒离婚会怎么判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义和分类
  2.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3. 上海市市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4.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5. 城市拆迁怎么赔款
  6.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7.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