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4
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逐步深入人心,土地、房屋的征收行为已逐渐有法可依。然而,地方政府又创设了“协议拆迁”的新模式,给被拆迁人带来了新的法律风险。
协议拆迁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概念,无法在各项法律条款中找到对应的定义。在这里,协议拆迁指的是非政府部门与被拆迁人通过民事协议实现房屋拆迁的情况。然而,协议拆迁存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法律风险:
首先,拆迁人作为普通民事主体,其拆迁行为不受行政法律规范的约束,具有较大的自主灵活空间。相比之下,征收项目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一步都不能省略。协议拆迁可以免除繁琐的法定程序,提高效率,但对被拆迁人的权益保护却存在风险。
其次,协议拆迁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是民事协议,不属于行政协议。拆迁人的履约压力较小,而被拆迁人的维权更加困难。政府作为被告方,对行政协议有着较高的履行率,但民事协议的履行率较低。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保护难度增加。
第三,政府在协议拆迁项目中隐藏在拆迁人背后,实际用地项目不受影响。对于征收项目,被征收人可以通过团结集体施加压力,迫使项目方增加补偿。然而,在协议拆迁中,政府选择隐藏在拆迁人的背后,让拆迁人向被拆迁人施加压力,政府只需坐收渔翁之利。
面对协议拆迁的法律风险,被拆迁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首先,不要轻易签署任何文件,特别是对补偿不满意的情况下。没有协议,就没有拆迁。被拆迁人应确保在法律层面上的优势地位,迫使拆迁人陷入违法的境地。
其次,及时聘请专业征收维权律师帮助协商、谈判。自学法律对抗拆迁方是不够的,因为拆迁方并不打算按照法律行事。聘请专业律师可以提供专业的谈判经验和见识,增加被拆迁人的谈判能力。
第三,适时调整补偿期望,能走就走。为了争取更高的补偿,不要冒险走钢丝。被拆迁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补偿期望,采取互谅互让的态度,以达成协议为目标。
总之,协议拆迁带来了新的法律风险,被拆迁人需要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