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10-25
拆迁房产纠纷是一种常见的民事纠纷,当发生拆迁房产纠纷时,公民可以选择以下三种途径来解决:
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排除争端,达成和解。我国在基层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进行民间纠纷调解,包括拆迁房产纠纷的调解。
当发生拆迁房产纠纷时,公民可以向仲裁机关提请仲裁,以居中判明事实,分清责任,并依法作出裁决。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活动,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
当发生拆迁房产纠纷时,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纠纷。
根据不同类型的房产纠纷,其解决方式也有所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凡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房屋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属设施的归属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拆迁人与被拆人因拆迁补偿、安置等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可以由批准拆迁的主管部门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单位内部建房、分配公房使用权属于单位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职工对分房有意见或单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而应由本单位或有关行政部门解决。
单位分给职工住房使用权并订有分房合同的,职工由于本人原因离职、辞职或被单位开除时,单位根据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权,由此引起的纠纷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因有关部门审批建筑不当,影响他人通风、采光或因污染引起的纠纷,当事人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因违章建筑引起的房产纠纷,以及因违章建筑的认定、拆除引起的纠纷,行政机关不依法处理或处理不当,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作为行政案件提起诉讼。但是,以违章建筑物为标的发生的买卖、租赁、抵押等民事纠纷,以及因违章建筑妨碍他人通风、采光等引起的相邻纠纷,可以作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诉。
总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拆迁房产纠纷,最初都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