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书写设施农用地复垦土地使用保证书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1-15
导读:土地使用权转让意见的法律依据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民法典》。以交换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的对价不是价金,而是其他财产或特定的财产权益。土地使用人将土地使用权移转给受让人,以此取得受让人提供的其他财产或特定的财产权益。
一、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依据
1. 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家有关规定
2. 共有财产处分的约定
对于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情况,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3. 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4.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
至今也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或行政法规禁止农村房屋的买卖,也没有哪一条法律或行政法规对农村房屋买卖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即使有地方法规或地方政府的规章,在认定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上,法院也不会适用地方法规或地方政府的规章而认定买卖行为无效。因此,农村房屋是可以买卖的。
二、土地转让的方式
1. 买卖
买卖是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最广泛方式,以价金的支付为土地使用权的对价。买卖是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表现形式。
2. 抵债
抵债是土地使用权买卖的一种特殊形式,价金支付在前,所抵之债视为已付之价金。
3. 交换
交换是以其他财产或特定的财产权益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对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受让人。
4. 作价入股
作价入股是将土地使用权用来作价,所作之价作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对价,类似于买卖和交换的结合。
5. 合建
合建是一种合作形式,一方出地,他方出钱建房。可以通过设立独立法人或合建合同约定产权分配来转让土地使用权。
6. 赠予
赠予是用地人将土地使用权无偿转让给受赠人的行为,无需支付价金或提供财产权利作为对价。
7. 继承
在用地人是自然人时,其继承人可以继承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在用地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其合并或分立也会导致合并或分立之后的主体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日常生活中,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在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应注意办理相关手续是否符合规定,以免引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