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8-04
在征收活动中,农村和城市的情况是很不一样的。在城市里,居民委员会基本平时就没什么权力,到了征收时更是不怎么发挥。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委员会可就是“权力”巨大了。足可见,村民委员会在实践中是有着巨大能量和影响力的。
那么,对于集体土地的征收与补偿,村委会究竟能有什么权力呢?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告诉我们两点,其一,村委会不是行政机关、一级政府,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二,村委会在实践中注重民主原则,即公开、透明、商量着办等等老百姓易于理解的说辞。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村委会在集体土地的征收与补偿中的权力是有限的。首先,村委会没有批准征地、启动征地的权力。其次,村委会可以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此外,村委会可以成为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拆迁人,但拆迁许可证或相关批准文件仍需依法向区、县国土房管局进行申请。在腾退拆迁、协议拆迁项目中,村委会往往会以腾退人的身份出现,但并不具有任何强制拆除房屋、强制搬迁的权力。
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方面,村委会并没有直接决定的权力。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4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需要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在征地补偿费由村委会到村民手中的关键环节中,村委会只能作为执行者,必须将此事交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组成的村民会议进行讨论决定。村民会议的决定不得侵犯村民合法财产权利,违反此规定的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村委会应当建立村务档案,包括征地补偿费使用及分配方案等。村委会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但大部分是法定的职责和义务,而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在征收过程中,村民有权质疑并要求村委会解答,并有权向上级政府请求救济。村委会应该与村民是一体的,是由村民选举、为村民服务的组织,而不应该滥用权力侵害村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村委会在征收活动中的权力是有限的,村民不应该畏惧村委会的“权威”,而应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